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電腦報價單

項目 品名 規格 數量 金額
1 CPU Core i7-3820 3.6G / LGA2011、L3-10M、四核心、32nm 1 9600
2 主機板 X79 Extreme4-M / LGA2011, X79, Quad-ch DDR3 2400, SATA RAID, PCI-E, GigaLAN, USB3, 7.1ch 1 7600
3 記憶體 DDR3 4GB / DDR3 1333 4 2800
4 硬碟 Intel330-60GB/2.5 吋 SATAII Solid State Disk 25nm 1 2000
5 顯示卡 ENGTS450/DI/1GD3 / GeForce GTS450 1GB DDR3 128bits PCI-E HDCP/HDMI/DVI/TV Out 1 3000
6 喇叭 型號:MP300-PLUS(含攜帶盒)
• 輸出功率:22W RMS

•訊噪比:>85 dBA
1 2690
7 螢幕 VS197D / 19吋 LED液晶螢幕 16:9寬螢幕 1 2600
8 滑鼠 無線光學月環鯊 / USB / PS/2 無線滑鼠 1 850
9 鍵盤 多媒體鍵盤 / PS/2 鍵盤 1 700
10 機殼 eXtreme 500W / 500W 12公分 V2.3 1 1800
11 光碟燒錄機 DRX-S90U / 外接USB 超薄、6DVD±R DL/8DVD±R/8DVD+RW/6DVD-RW/8DVD/5DVD-RAM/24R/24W/24RW 1 1500
12 作業系統 Windows 7 Home Premium / 家用進階32位元中文隨機版 1 3390
總價: 38530

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數位相機演變的歷史

1974年,Kodak的工程師Steven Sasson設計出一部重3.9公斤,解析度僅1萬畫素。

數位相機關鍵性設計歷程
30
年間,消費型數位相機歷經多次設計與發想的急轉彎。

1995年,Casio推出第一部具有可旋轉鏡頭、1.8吋彩色液晶螢幕的QV-10,不過很遺憾的,10年前的QV-10看起來又灰又土。

2001
年,Fujifilm首度讓數位相機有了不一樣的功能,FinePix 50i可以當成音樂播放器使用,可惜耗電量相當驚人。

2002 年,Toshiba當時的PDR-T10雖是採用工業塑膠外殼,卻選用討喜的珍珠色系,機身正面可換式面板設計在後期還推出Hello Kitty組合。

2002
年,Casio也推出當時世界上最薄的數位相機Exilim EX-S1/M1,厚度僅11mm,重量只有86克。

隨後,Sony成功地以網路引爆流行,一封將Sony DSC-U10與壽司並列的e-mail,串連引爆視覺震撼,U10的壽司機封號自此不脛而走。不過當時的迷你小巧機種均無法突破畫素與光學變焦的限制,仍無法真正撼動傳統相機的影像地位。

Pentax推出三倍光學變焦、厚度僅20mmOptio S之後,超薄型數位相機又邁入另外一個高度起飛期。

Panasonic將以往使用在數位攝影機的防震技術引進消費型數位相機中,領先推出光學防手震的DMC-FX1

2003年還沒有結束,Sony推出了厚度21mm3倍光學變焦、2.5吋大螢幕的革新機種DSC-T1T1的各項規格均非創新之舉,獨到之處在於能順利統合各項最佳零件規格並成功商品化。T1帶給Sony極大的收益,並榮登當時台灣數位相機市場的霸主。

潛望影像的本質

2002年「潛望式鏡頭(Folded-optics lens system)」便已應用在MinoltaDiMAGE X機種中。
節錄於: